因由是這篇文章在PTT上出現了
雖然鄉民的...不是一兩天,但總有令人崩潰的時候
就來說點實際的吧
(一)內政部開放陸資買房根本也沒多開放
現有的543條款為:貸款幅度五成以下
一年只能住最多四個月
三年內不得轉售
一年只能住最多四個月
三年內不得轉售
要改成
說實在的,這根本就是個很保守的結果
1.貸款幅度沒有放寬,表示以現行市價來買,只能是陸資現金回流或灌入。
2.外籍人士(含中國人民共和國)在台停留90天以上開始繳稅,停留183天以上繳更重(比本國還更重一點);多停留多繳稅多消費,哪裡不好?(買了房子不讓住才怪吧)
這裡一定會有意見表示:大陸人把物價炒高,台灣香港化!
錯!陸客來台要申請[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],須提前1~2周,跟搭上火車你就到香港差別很大;而戶數總上限兩萬,也就是說至多長期只有6萬人在台(一家三口,一胎化),能起到個渣影響?
3.五年內不能轉售基本上就是保盤
退一步來說,該炒高的物價在大陸遊客來的時候就炒高了,六萬人居台的影響不大
(編按)編輯此時劇本文已隔二年餘,至今見到的反而是"對岸斷絕陸客來台",而不是"灌啊灌爆你"的令陸客來台,可見"物價、香港化"實力有未逮也非可行策。
(二)陸資真的不太想來
引述阿豬的意見:他個人認為,如果從自由經濟角度可以做,但實際上不會有大陸人來買
我們來分析一下
1.你覺得台灣房價泡沫嗎?
(Y)那很好,你懂得大陸人也懂,他為何要來踩泡沫?
不要誤以為外國人都很精明、會抓緊時機套利,別人的月亮比較圓?地球這麼大,比芝麻大的台灣重要的地方多得是。
更多是看大指標、指數評估而已。
更何況這是就在對岸,盯著日本東京上世紀的泡沫化和自家泡沫還在吹的大陸人,有那可能犯傻嗎?
(編按)可見--指數的奴隸一文
2.你覺得海峽兩岸是一國,通行無阻且政治穩定嗎?
(N)你會沒事買一個房價泡沫的,多所管制還有可能哪天被打下來的國外不動產嗎?
更何況這是就在對岸,盯著日本東京上世紀的泡沫化和自家泡沫還在吹的大陸人,有那可能犯傻嗎?
(編按)可見--指數的奴隸一文
2.你覺得海峽兩岸是一國,通行無阻且政治穩定嗎?
(N)你會沒事買一個房價泡沫的,多所管制還有可能哪天被打下來的國外不動產嗎?
3.如果你是超級富豪,你會更羨慕美式生活還是中式生活?
(美)生活條件,環境,腹地,穩定都遠超現今亞洲。
切記兩岸有簽司法互助協定喔
4.人民幣中長期升值趨勢明顯,台幣有升值空間或可能嗎?
(低)那為何會想買一個相對來說持續"貶值"的台灣房地產呢?
沒理由嘛!要炫富有倫敦,要未來發展有紐約,要生活品質有多倫多,要娛樂有摩洛哥
(編按)此部分有誤,結果是人民幣因應下行壓力開始貶值,幅度不大(相對台幣)
(編按)此部分有誤,結果是人民幣因應下行壓力開始貶值,幅度不大(相對台幣)
(三)大陸正在信用緊縮中
特別是貨幣乘數;公司債、信託業者甚至重工業屢傳違約,然後中央或地方緊急裁示銀行幫忙;或者將銀行業務分拆成新的銀行讓上市財報更好看,分拆出去的銀行持續幫上市銀行吃呆帳......等等變通之法屢見不鮮。
就在昨天3/5,大陸長期維持的剛性兌付(不讓任何公司、金融商品違約)的神話穿了(太陽能產業)。
人民幣呈現下滑,區間浮動開始(以上海自貿區規則來看,浮動空間有限);
有幾個城市房地產價格開始崩落,但一二線城市多半無損;此情此景在當初公布直隸省、滬尾、香港特區房地產禁令,和全國性規範時也發生過,資金反而湧入一二線"死不跌"城市,導致其餘地方衰落。
有幾個城市房地產價格開始崩落,但一二線城市多半無損;此情此景在當初公布直隸省、滬尾、香港特區房地產禁令,和全國性規範時也發生過,資金反而湧入一二線"死不跌"城市,導致其餘地方衰落。
現況並不新鮮,值得一問的是台北之於大陸,從需求供給、都會重要性、工作前景......來看稱得上一線城市嗎?(這裡當然不用考慮居住環境啦,反正一般人也不會來居住)
若觀察大陸貨幣發行與流通量,M1並未出現緊縮,也就是資金存在、也有流通,只是去槓桿化、利率蠢蠢欲動(本來就比台灣高一倍餘)。
大陸國內資金動向正在不明,官方正在下手整頓市場。
周永康都被抓起來了,這時候誰再大規模移出資金誰下一個,你懂的。
當然,並不能因此排除富豪財產轉移,但真要跑,犯不著到台灣來啊,英國境外人民幣發展得快很多又自由,倫敦房地產又更值錢泡沫不倒翁。
所以,要問了,到底誰要來台灣買房子?
(四)內政部這個放寬是為什麼呢?
經濟發展
服貿的前身,是比照WTO的FTA常見模式;而服貿是兩岸自由貿易協議完整化的架構(服貿全文);
根據其第二條定義 一之四:一方服務提供者透過在另一方內的自然人呈現提供服務。
自然人
自然人滯台不置產,是來長期工作,是引入服務業與人力,總體上長期支撐勞動性工作,你總不會讓他住飯店吧。
這點我又得引述阿豬的意見,當然不是他很猛,是他早就打入高層,他聽過:
"若要開放陸資來台北買房,應先開放商業不動產,而非住宅"
所以為何南港兵工廠,還有各大建商開始轉向長年未漲的工商業用地,大家明瞭了嗎?
(編按)時至今日2016,在鄉民莫名吹捧市長招商政績(這樣比,習大大豈不是一千個柯P......招商只是做面子給你,決不是你有能啊)的同時,Tesla等看的還是--202南港兵工廠;為何呢?因為那是未來群聚地,跳板。Tesla最大市場是哪裡大家別忘了?單一來看是香港啊。
第一步,陸企來台設點,先用台灣人與陸幹共治
第二步,逐步移入大陸人到底層勞動力缺乏層塊
第三步,有集中宿舍等等讓陸企原汁原味進來,台灣人負責市場與管理
當聽到第二點的時候會哇哇叫"啊!搶工作,破壞市場!"
但,稍停下,
大學最夯澳洲打工交換、去美國賭場或飯店當服務生的人力公司、RNJ?把大陸跟台灣代入,是不是一樣的?
[去台灣打工度假,體驗人文,最高服務素質,培養服務業履歷,吸收市場經驗]
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吸引窮大學生?特別是對岸正在往內需、各種服務業發展前進的當口
勞動力下滑,管制多如牛毛(編按:如賈培德先生所言,台灣共有201種特許行業,分屬23個主管機關)、高齡化、產業過度集中、金融創新動力不足......
哪一項,不需要開放競爭?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早已經是大陸,開放,也是必然趨勢。
政府官僚的遠意是想藉由
1)開放競爭,增加經濟活動
2)關稅降低救出口(台灣海島,出口是命脈)
3)藉由引進服務業基礎勞動力,"騰籠換鳥"將台灣人力往白領拉
當然你要說促統也可以,但要一昧宥於意識形態放棄經濟?中老年人可以這樣說,找不到工作、好工作的你我這個"草莓世代"呢?我們有本錢如此說嗎?中老年人忍一忍兩腿一伸就過去了,我們可是得從一出學校就背負毫無前景的社會一直走下去
你到底,要怎麼選呢?
為何不相信自己,在激烈競爭情況下與其到對方的領地(大陸領local pay)薪資*1.8繳稅給中南海,為何不開門揖盜 閉門放狗,在自家跟他拚個你死我活?
起碼,比起許多口嫌體正直,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同輩,你的稅金還是繳給台灣政府。
當然,其實這一篇不是要頌揚內政部決策多英明神武。
只是想表達,政府規畫是配套的,不能拆開來看就指責他意識形態錯誤,或某單一措施犯了民怨。
可國策的更動,並不那麼容易,若大家真的持續以"甲很爛,選乙就萬事ok"或"乙貪腐,他一切作為都很貪腐"的理由來贓匹人物,這不是台灣之福。
非黑即白的想法不應該持續下去,說真話,趨勢如此,國策有沒有配合到,有;夠不夠快、謹慎?配套好不好?有沒有魄力?贏取人民信任了沒?
這才是重點
講白了,若今天東沙環礁,我軍願動用火力驅逐中共漁民,大家會對這些議案這麼反彈嗎?我想不會吧。
當然不要這麼輕言動用武力,可是態度表彰是需要拿捏得。
同理反之,當國家領導階層真的硬起來,國民就要軟化,一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只會不切實際的想望,只有線性思考,必然會撞牆的。
p.s 我在其他管道有發表過台灣房市最好的收場就是--交易量萎縮近乎不動,而持有成本穩定不換,長期以降讓經濟發展趕上來,則
1)房價相對收入緩和
2)資金緩步套出進入其他新興有利可圖之經濟活動
當然這會損害到長期持有,老鼠會最後一批人的利益。
但市場價格這個東西很妙,就算大家都知道有問題,但"認定價格"不動就是不動你也不能說什麼。
這樣來看陸資進場接手,持有五年(不交易,價格沒有上漲)算是一個頗可行的管道,但對整體效益不大。
又,統戰舉措之一是買台灣房地產,這實在有點扯。
買房地產這種耗資又耗時的措施,為何不加緊掌控你的失業率?打擊你的企業?
貿易戰對誰都沒有好處,更何況這個"敵意收購"沒有盡頭?
那現行房價跟溫州商人等消息?
有一部分可能是真的,但絕大部分還是台企在大陸賺到的資金要回台洗白,置產給子孫輩,第一波台企退休潮等;房地產對華僑來說是很簡單很輕鬆的投資啊。
今天在台買房地產起碼他對於台灣政治人文環境會有最後的羈絆,不用特別去戰他們
這也只是全球化的一波啊,戰他們的人格品性發言還有賺錢的手法乾不乾淨才是真的。
最後附上港台簡單比較表,可以看出陸資根本沒有來台
台灣跟香港會一樣?可能會,但現在還沒,在還有餘地的時候要盡量看能不能迂迴
而不是轉過頭死不承認,這樣到最後跟1997一樣,是會被逼到毫無退路的。
此為CEPA後赴港投資表 |
ECFA後台灣外資投入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